各鄉(鎮)政府、區政府各部門、各辦事處、區直各單位:
《井陘礦區建立健全政銀企對接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井陘礦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3月9日
井陘礦區建立健全政銀企對接工作機制的
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提升井陘礦區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效率,建立規范化、常態化政銀企融資對接工作機制,全力保障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融資需求,為打造“科技特鋼城、品質新礦區”提供有力支撐,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銀企對接工作的實施意見》,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政府搭建融資對接平臺、行業主管部門組織引導、銀企雙方市場化對接”原則,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合理統籌各類資源,建立“線上+線下”多層次、立體化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著力為各類企業(項目)提供全方位、低成本、常態化、便捷性的融資服務,推動企業(項目)獲得有效融資需求,更好服務全區高質量轉型發展。
(一)多贏原則。以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為指導,在注重提高企業效益和銀行資產質量的同時,追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實現區域、銀行、企業利益的最優,達到政銀企“多贏”。
(二)市場原則。銀行和企業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的經濟法人,在政銀企對接過程中,堅持政府搭建平臺,強化市場運作,企業自主經營,銀行獨立審貸。
(三)誠信原則。誠信是政府、銀行、企業長效合作的基礎。以道德為支撐,以法律為保障,逐步建立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改善信用環境,提升信用水平,強化信用監管。
二、工作措施
(一)用好線上融資對接平臺。各行業管理部門組織現有企業注冊河北省金融服務平臺(https://www.hbjrpt.com),行政審批局引導新登記企業進行注冊,鼓勵企業(項目)發布融資需求。各金融機構及時更新信貸政策和金融產品等信息,推動金融機構和企業(項目)開展線上融資對接,努力實現“不跑腿、低成本、高效率”融資。
(二)建立融資信息推送機制。一是建立企業(項目)融資需求臺賬。企業(項目)行業主管部門要充分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指導企業(項目)科學合理評估自身融資需求,每月20日前將融資需求信息報區金融辦匯總,由區金融辦向各金融機構進行推送。其中,發改局負責對重點項目融資需求進行摸排統計;科工局負責對工業企業融資需求進行摸排統計;農業農村局負責對農業企業(合作社)融資需求進行摸排統計;文旅局負責對文旅企業(項目)融資需求進行摸排統計;商務局負責對洽談項目和商貿企業融資需求進行摸排統計;市場監管局負責對個體工商戶融資需求進行摸排統計。二是建立金融產品信息臺賬。各金融機構每月20日前向金融辦報送開展的業務和產品信息,由金融辦、行業主管部門向企業推送。
(三)開展常態化線下對接。聚焦我區重點培育發展的冶金新材料裝備制造、文旅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區委區政府重大戰略部署,組織形式多樣的政銀企對接活動。金融辦每月組織召開1次政銀企對接會。企業(項目)主管部門每半年組織召開1次專項政銀企對接會。根據企業(項目)融資需求,金融辦組織企業(項目)和銀行機構以“一對多、多對一”等方式不定期開展專項對接。對于有融資需求的對接項目,組織金融機構提前介入,向項目主體提供適宜的融資服務。
(四)推進融資對接成果落地落實。加強融資對接信息跟蹤反饋和問題會商解決力度,對融資對接中的問題,金融辦匯總建立督辦臺賬,召開會議研究解決。企業(項目)行業主管部門要對行業融資對接情況進行監測統計分析,掌握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服務情況,及時查漏補缺,補短板、強弱項,確保融資需求得到及時滿足。各金融機構要加大企業(項目)線下跟蹤對接力度,科學評估企業(項目)融資條件、還款能力,積極給予資金支持,反饋融資對接成果及資金到位情況。
(五)大力拓寬融資渠道。積極鼓勵區外銀行、基金、擔保、等金融機構來區參加銀企對接。認真篩選、指導、幫助成熟企業參加區內外金融招商活動,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通過上市融資、債券發行、基金募集等方式實現融資。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井陘礦區政銀企對接活動領導小組,區政府常務副區長任組長,政府辦(金融辦)、發改局、科工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園區管委會、發改局、科工局、商務局、農業局、文旅局、市監局等區政府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辦公室設在金融辦,負責政銀企對接活動組織、協調事宜。各部門要把政銀企對接作為做好“六穩”“六保”的重要抓手,細化工作舉措,在融資對接中更好發揮動員、組織和服務作用,不斷提高融資對接質效,促進融資對接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
(二)強化激勵約束。政府辦(金融辦)、企業(項目)行業主管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調度會,建立工作臺賬,督導企業(項目)融資落地。將金融機構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納入考核評價體系,金融機構每月向金融辦報送存款余額增速、貸款余額增速、存貸比、融資對接成果落實情況,并由金融辦進行通報,對于排名靠前的機構,在安排政府性資源時予以傾斜。
(三)強化風險防控。企業(項目)行業主管部門要主動配合金融機構督促企業規范資金使用,按期履約,切實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各金融機構要正確處理好防風險和促發展之間的關系,加強對企業(項目)的貸前、貸中和貸后管理,既不能盲目抽貸、斷貸,也要防止企業違規使用資金造成風險。各企業要主動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系和溝通,做好項目申報工作,加強財務管理,誠信經營,提高企業運營水平和經濟效益。
(四)加強融資創新服務。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圍繞全區發展目標,加大對冶金新材料裝備制造、文旅和傳統產業轉型支持力度,聚焦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領域,創新金融產品,優化工程流程,努力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同時,強化對企業(項目)的融資輔導服務,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融資方案,進一步優化企業融資環境。
(五)強化宣傳引導。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用好電視、網站、微信等媒體,用好服務熱線平臺,豐富宣傳內容和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既宣傳融資對接機制發揮作用情況,又宣傳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及時總結提煉和復制推廣融資對接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切實營造金融服務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