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總第33期)
中共井陘礦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 2022年6月22日
要 目
【學習貫徹】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精神……………(2)
2.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精神…………………(2)
3.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精神…………………(3)
【政策信息】
1.《關于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5)
2.《關于科技支持全省經濟平穩發展的十二條政策措施》……(6)
3.《關于加強工業用地供應與管理的若干措施》………………(6)
【工作動態】………………………………………………………(7)
【他山之石】………………………………………………………(9)
【學習貫徹】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精神:2022年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意見》《“十四五”時期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工作方案》《關于完善科技激勵機制的若干意見》。
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要理順省以下政府間財政關系,使權責配置更為合理,收入劃分更加規范,財力分布相對均衡,基層保障更加有力,促進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責的原則,著力構建科學、規范、合理的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推動領導干部切實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要聚焦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弱項,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推動金融體系更好適應新時代科技創新需求。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樹立勇擔使命、潛心研究、創造價值的激勵導向,營造有利于原創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的創新生態,激勵廣大科技人員各盡其才。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精神:2022年4月19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關于落實推進河北自貿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工作方案》《關于深化公證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全市公證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意見》。
會議指出,要加快推進自貿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拓展開放廣度,加快推動自貿區與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融合發展,努力打造石家莊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要加大保障力度,健全工作落實機制和風險防控制度,全面提升自貿區能級和水平。
會議強調,要深化公證機構分類改革,提高公證服務供給總量、質量和效率,推動公證工作更好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要優化公證利企便民措施,推動公證服務更好融入政務服務,最大程度減少企業和群眾跑腿跑路。要強化公證執業監督管理,建立公證質量“零容忍”長效機制,始終維護和不斷增強公證公信力。
會議指出,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城鄉建設中切實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要明確保護重點,建立歷史文化資源調查評估長效機制,摸清我市各類遺址和文物底數,分門別類建立清單臺賬。要加強頂層設計,妥善處理城市更新和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關系,在城市更新中不隨意破壞傳統風貌,不隨意拆除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古民居,依法依規做好城市樹木的遷移砍伐。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精神:2022年5月5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石家莊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的決定(草案)》《關于支持園區工業產業項目落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的若干措施(試行)》《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建筑風貌管控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的若干措施》。
會議指出,要切實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精準確定范圍,建立健全國有資產臺賬和數據庫,不斷提高人大國有資產監督的針對性、實效性。要堅持問題導向,健全問題發現、整改和問責制度,提高人大國有資產監督工作水平。
會議強調,要全力支持園區工業產業項目落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深入實施產業優先戰略,堅持“房地產開發為產業發展讓路,插花式開發為集中開發讓路,土地供應優先保障產業所需”,為高新技術產業騰出發展空間。要深化“標準地+承諾制”“開發區+公司”改革,進一步健全“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機制,提高企業土地利用效益。要深化土地審批領域“放管服”改革,強化園區工業用地供后聯合監管。
會議指出,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進一步加強城市建筑風貌管控。要把城市作為一個整體的藝術品去精雕細琢,久久為功提升建筑美感和城市品位,確保不留歷史遺憾。要健全制度執行機制,持續加強對城市建筑風貌、單體形狀、色調格調的規范管控,堅決杜絕城市建筑成為“萬花筒”。要凝聚各方共識,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打造優美城市“天際線”。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促進合理醫療檢查。要注重協同聯動,緊密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展工作,著力抓好政策銜接,著力補齊制度短板,著力激發整體效應。要突出工作重點,統籌推進醫療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價格、績效分配等綜合性改革,持續加強行業作風建設。
【政策信息】
●5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省以下財政體制是政府間財政關系制度的組成部分,對于建立健全科學的財稅體制,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安排,各地不斷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落實基層“三保”(;久裆、保工資、保運轉)任務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同時,省以下財政體制還存在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不盡合理、收入劃分不夠規范、有的轉移支付定位不清、一些地方“三保”壓力較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有待提升等問題。為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健全省以下財政體制,增強基層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特印發指導意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主動謀劃,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扎實推進改革,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6月2日,省政府印發了《關于科技支持全省經濟平穩發展的十二條政策措施》。《措施》指出,科技創新是轉換經濟發展動力,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總體考慮一是突出“快”強調“實”。按照“快落地、早見效”的要求,聚焦科技支撐穩增長和服務企業發展,對科技項目實施、研發投入補助等各項重點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進行再調整、再優化、再安排,加快科技專項資金的撥付下達進度,積極落地一批技術攻關項目和成果轉化項目,以高質量科技項目拉動社會投資、穩住企業發展。二是突出全省上下同向發力?萍紕撔鹿ぷ魃婕胺椒矫婷,需要多部門密切合作和省市縣協調推進!洞胧访鞔_了各項任務的責任分工和推進方式,強化重點項目三級包聯和重要指標的調度督導,確保形成合力,協同推動各項措施能落地、見實效。三是突出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結合。把握抓創新和穩增長、促發展的內在邏輯關系,充分發揮各級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抓總作用,逐級傳導壓力、逐層推動落實。更加注重市場導向,實施“揭榜掛帥”等制度,夯實企業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應用的主體地位,推動更多新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變,不斷激發市場活力。
●6月9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關于加強工業用地供應與管理的若干措施》。《措施》第一部分為嚴格工業項目準入管理,主要圍繞推進工業項目進園入區、嚴格工業項目準入政策、強化工業用地投入產出約束三方面。第二部分為優化工業用地供給模式,從執行各類土地使用標準、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加強基準地價管理工作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第三部分為強化履約監管。一是實施“出讓合同+履約監管協議”管理。土地成交后,除出讓合同外,受讓人與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或其指定的部門簽訂《履約監管協議》。按照“誰提出、誰負責、誰監管”的原則,履行監管責任。二是加強投入產出監管。投資強度、畝均稅收未達到《履約監管協議》約定標準的,依據《履約監管協議》有關條款執行。三是以正定縣規模以上企業為試點,進行企業綜合績效評價試點。四是嚴格改變土地用途管控,對各類工業園區內工業用地改變為房地產等經營性用地的,一律收回土地使用權。確需收回的,按工業用途剩余年期評估價格進行補償。第四部分為健全工業用地退出機制。一是建立土地自愿退出機制,二是強化土地強制退出機制。三是約定地上建筑物補償方式。四是加大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力度,鼓勵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采取收儲后出讓、引導企業通過二級市場轉讓等多種方式,淘汰落后產能,實施騰籠換鳥。
【工作動態】
●6月21日,區委書記、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段利勇主持召開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五次會議、市委深改委第十五次和十六次會議精神,聽取了區委深改委2022年1-6月份工作情況報告,書面聽取并通過了10個專項小組1-6月份工作情況報告。
●發改局“四措并舉”力促“雙過半”。一是抓任務分解,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對照年度目標任務,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和調度,研判影響地區生產總值的33項基礎指標,重點抓好固投、服務業增加值的分析調度,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雙過半”。二是抓謀劃爭取,全力爭取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共爭取中央資金8389萬元,其中5個采煤沉陷區治理項目獲得中央資金7879萬元,爭取項目數和資金數均列全省第一。三是抓項目實施,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強力推進項目建設。1-5月份完成投資32.93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62%。其中,省市重點項目14項,總投資57.7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6.75億元,1-5月份完成投資19.2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2%,提前實現雙過半任務。謀劃全口徑項目186個,總投資約173.9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省統一安排)項目58個,總投資127.91億元,位居全市第一。四是抓營商環境,營造良好發展氛圍。深入實施《關于進一步優化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服務的實施意見》,抓好營商環境六項“硬措施”,擦亮“即來即辦、即報即批”的營商環境品牌。
●我區改革信息上報工作取得積極成效。4月15日,石家莊改革公眾號采用信息《井陘礦區堅持“三提升一深化” 持續優化營商“軟環境”》。5月10日,石家莊改革公眾號采用信息《井陘礦區“三個激活”讓黨旗在“實干興石”一線高高飄揚》。5月16日,石家莊改革公眾號采用信息《井陘礦區:亮成績比貢獻 鼓干勁開新局》。5月31日,石家莊改革公眾號采用信息《井陘礦區以黨建引領提升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新活力》。6月10日石家莊改革公眾號、6月20日石家莊改革動態第14期采用信息《井陘礦區深入推進“三個全域行動” 加快實現農村全面振興》。
【他山之石】
●廣州:率先在數字技能領域推行“一試兩證”。廣州市在建立科學的數字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上先行探索,率先在數字技能領域5個職業推行“一試兩證”人才評價模式。人社部門支持企業組織一次考試,同時核發技能等級證書及企業認證證書,逐步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企業數字技能認證證書互認機制。
“一試兩證”評價主體為數字技能行業龍頭企業,并具有高質量的培養、認證相關技能人才的課程及證書體系,企業認證證書標準可與國家職業標準互認。評價對象為從事相應數字技能職業(工種)的企業職工、院校學生或社會其他具有相應數字技能的人員。首次納入“一試兩證”的技能等級證書職業(工種)共5個,包括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網絡安全管理員)、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互聯網營銷師等。按照“一次考試,發兩種證書”的原則,支持企業組織一次考試,同時核發技能等級證書及企業認證證書。“一試兩證”充分發揮數字技術領域龍頭企業作用,支持并尊重企業權威認證證書及標準,注重共享企業數字技能證書評價成果,實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企業權威數字技能認證“一試兩證”,減少重復考評。所發證書既有官方認可,又在行業具有很強公信力。
廣州市人社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人社部門將與龍頭企業在數字技能人才的評價中深度合作,高度融合發展,著力提升數字技能人才發展能力,全方位賦能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力爭為廣東建設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發展高地提供人才支撐。去年以來,廣州市人社局大力推進“三大行動”(新就業形態技能提升行動、全民數字技能培訓行動、“互聯網經濟”技能培訓行動),以支持和規范新就業形態職業技能提升,推動大規模開展“互聯網+”培訓,提升全民“數字技能”,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大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培養。其中聯合騰訊課堂,推出“互聯網+數字技能培訓”平臺,免費提供涵蓋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創新創業在內的200多門課程。
此次探索“一試兩證”人才評價模式,是廣州市積極構建多元化數字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此之前,廣州市人社部門加強與知名企業合作,并遴選推薦一批龍頭企業、技工院校作為互聯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通過發揮評價機構的主體作用,自主開展技能等級認定。另一方面,加強新職業、新技能考評人員隊伍建設,舉辦了“跨境電商”“互聯網直播營銷”等專項職業能力考評人員培訓班,加快推進數字技能人才評價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