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前位置:首頁  > 改革工作
            改革工作2020年第3期
            發布時間:2020-09-03    來源:區委辦

            3期(總第27期)

             

            中共井陘礦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                     2020831

             

             

              

             

            學習貫徹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精神……………2)

            2.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次會議精神………………3)

            3.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次會議精神………………3

            【政策信息】

            1.《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4

            2.《河北省2020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5

            3.《關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工作的實施方案》…(5)

            【工作動態】………………………………………………………(5

            【他山之石】………………………………………………………(6

             

            學習貫徹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精神63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既善于積勢蓄勢謀勢,又善于識變求變應變,緊緊扭住關鍵,積極鼓勵探索,突出改革實效,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關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于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意見》。會議還聽取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情況匯報。會議強調,要把抓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部署改革任務的落實同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結合起來,把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通起來,有針對性地部署推進關鍵性改革。要提前謀劃“十四五”時期改革工作,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更多解決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次會議精神:76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王東峰主持召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次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重點改革任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意見》《中共河北省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20—2021年)》《關于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實施意見》《河北省省級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暫行規定》《關于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書面審議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方案》《關于開展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情況“回頭看”的報告》。會議指出,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對標對表黨中央重大改革部署,緊密結合河北實際,堅決貫徹落實,確保取得實效。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提前謀劃“十四五”時期改革工作,更加注重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更多解決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通過改革攻堅克難、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有力支撐。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次會議精神:7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邢國輝主持召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第十四次會議,以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第十次會議精神,聽取重點改革情況匯報,研究審議有關改革事項,安排部署下步改革工作。會議聽取了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黨的建設和基層基礎工作改革專項小組工作情況匯報,審議通過了《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石家莊市貫徹落實〈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方案》。會議強調,要加強統籌、強化舉措,確保上級各項改革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要結合半年改革考核進行“回頭看”,梳理成績不足,認真查漏補缺。要著力提升改革的謀劃能力、組織能力、落實能力,更好推動各項改革落地生根、取得實效。要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及時發現好經驗、好做法,在鼓勵基層探索中營造良好改革氛圍。要進一步強化各級黨委對改革工作的領導,在加強黨的領導中凝聚改革合力。

             

            【政策信息】

             

            ●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7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意見》強調要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強化為市場主體服務,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四醫聯動改革,推動全省醫藥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結合推進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和我省實際,716,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北省2020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四方面的重點任務: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努力提升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能力;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推進醫療保障和醫藥服務高質量協同發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相關領域改革,切實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和協同性。

            為貫徹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冀政發〔2020〕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8月3日,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工作的實施方案》!斗桨浮芬,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推動“照后減證”,著力解決“準入不準營”,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

             

            【工作動態】

             

            區委常委會專題聽取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況匯報。7月13日,區委書記李瑞峰主持召開區委十一屆第119次常委(擴大)會議,專題聽取了全區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況報告,并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會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等工作是中央、省委、市委站在時代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市對區考核的重要內容。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一把手”務必要高度重視,對區委及各專項工作辦公室下達的具體工作任務,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要認真做好相關資料、信息上報、檔案整理等工作,積極向省市宣傳推介全區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發出礦區好聲音。對于重視不夠、落實不力、影響全區整體工作的,嚴肅通報批評。

            區委書記李瑞峰主持召開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819日,區委書記、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李瑞峰主持召開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以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精神,聽取重點改革情況匯報,研究審議有關改革事項,安排部署下步改革工作。會議聽取了深化鄉鎮和街道改革工作情況匯報,審議通過了《關于調整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專項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實施方案》,研究審議了《特鋼深加工及裝備制造產業獎勵扶持政策》。會議強調,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認真領會,全面對標對表中央和省、市委深改委會議部署要求,實化細化改革舉措,實現改革效應最大化,為建設高品質產城融合示范區提供更多支撐和保障。會議要求,各專項小組要切實發揮好牽頭統籌作用,加強對分管領域改革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推動各項改革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開展。

             

            【他山之石】

             

            瀏陽市:創新發展“綜合體”,探索振興“新路徑”。瀏陽市官渡鎮圍繞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改革試點,走出了一條“多方參與、多點開花、多邊受益”的鄉村振興“官渡路徑”。多方參與,改革助力,解決“怎么起步”問題。一是政府真金白銀入股引導。采取“以投代撥”方式,將中央財政資金和整合財政資金一分為三,分別用于項目建設、獎補社會資本方、村集體入股,放大財政杠桿作用,使投入資金變為村集體股份不斷發展壯大。同時深入開展涉農資金整合改革,將各項政策資金5000余萬元統籌投入到田園綜合體建設中,形成建設合力。二是社會真情實意投資興業。通過長期開展“引老鄉、回家鄉、建故鄉”活動,引入、培育、發展一批“瀏陽籍”企業,以資金和固定資產入股田園綜合體建設,促進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快速發展。三是村級真抓實干盤活資產。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村集體土地流轉經營專業合作社,作為土地綜合整治和產業開發的主體,增加村集體在田園綜合體中股份。搶抓瀏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三項試點機遇,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四是群眾真材實料參與建設。鼓勵農民利用自有資源、資金、資產入股合作社、農莊、企業,項目、崗位向當地村民傾斜,提升當地村民參與感、歸屬感、獲得感。多點開花,產鎮融合,解決“發展什么”問題。一是聚焦農田立體化。積極發展新型生態循環農業、立體農業,有效轉變了農業發展方式、促進了產業循環利用、治理了農村生態環境,走出一條產出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二是聚焦產業融合化。以當地特色美食為抓手,發展多環節、多層次的產業鏈,實現“田園到餐桌”無縫對接,2019年全產業鏈產值達1000余萬元。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生態等產業深度融合、高度結合。三是聚焦鄉村現代化。實施了田園綜合體區域內配套設施“六個一”工程,大力提質公共服務水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第一的理念,在發展中凸顯宜居宜業宜游的品質,實現了周邊村落房前屋后瓜果飄香、小微水體魚蝦成群、農民集體文明和諧的繁榮景象。多邊受益,增收聯動,解決“如何分紅”問題。一是農民收入顯著提高。資源性收益上,通過合作社將農民土地統一流轉入股企業,每畝土地給至少帶給農民500元收益。資本性收益上,村民集資閑散資金入股,年分紅20萬元以上。勞務性收益上,直接解決本地1000多人就業。2016年到2019年,竹聯村農民收入增速一直保持10%以上。二是企業效益節節增長。在四方共建的發展模式下,企業照著專業化、規;、一體化方向發展,乘數效應被不斷放大。3年間,田園綜合體內農場、合作社、企業從2016年的29家增加到51家。三是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集體以自持資源、資產入股,與社會資本方合作共建田園綜合體項目。3年來,竹聯村通過財政資金入股、土地流轉、發展產業等方式,獲得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6年的3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80萬元。

            人摸人看人碰的免费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