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陘礦區地處太行山東麓,四面環山,中央為地勢較平緩的井陘盆地,是盛產優質主焦煤的工礦區。1950年經中央政務院批準設置井陘礦區,直屬石家莊市管轄。設區50余年,隨著煤田的開采,所轄村鎮屢有變化,現轄兩鎮一鄉、兩個街道辦事處、30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轄區面積69.98平方公里。
據賈莊村修建臥龍灣公園出土的石器和東王舍村出土的石器考證,區域內遠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繁衍生息。
夏、商、周時期,白狄族建鮮虞國,屬鮮虞國西部疆土。公元前489年,晉國滅鮮虞,屬晉。
戰國時期,公元前414年,鮮虞復國稱“中山國”,為中山國屬地。公元前295年,趙、齊、燕合兵滅中山,又為趙國屬地。
秦統一六國改分封制為郡縣制,置巨鹿郡井陘縣后,一直為井陘縣(至宋熙寧年間,縣治所一直設在天護城即今礦區天戶村)屬地。
1937年10月11日,日本侵略軍入侵井陘,井陘縣以石太鐵路為界分設路南...